此时刘秀正好在昆阳对峙王莽军,躲过一劫。刘秀不表昆阳之功,反而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倒搞得刘玄不好意思,进而封刘秀为武信侯。这一年是在公元23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当刘秀意欲收复河北与王朗PK时,刘杨对刘秀释放出了友好的气息。这个被强行参与联姻的另一位主角,就是郭圣通。从此,刘秀走上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豪一代原始积累之路。
今天我们说说汉光武帝刘秀。
老刘家出了挺多人才的,尤其善于给历史贡献布衣天子,刘邦算第一代人才。刘彻和刘秀则可以算的上是大汉国际学校优秀人才毕业生代表。
虽然论国际咖位,刘秀比不上刘邦和刘彻有名——
他既没像刘邦那样兔死狗烹杀大将;
也没像汉武帝那样开疆辟土干匈奴;
甚至没有比后来的卖鞋匠刘备出名;
但在江湖野榜上,刘秀的热度是一度要直接PK自己的老祖宗刘邦的。
刘邦能坐定天下,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为知人善任,有一帮经世致用的良将。
作为一个口碑超好的领导,刘邦的周边全是能人,但是他就是不能带兵,自己一上阵就输的连底裤都没。
比如彭城之战,项羽只率3万精兵,还是从鲁地经长途奔波,刘邦40万大军都抵挡不住,幸亏忽然间妖风大作,刘邦才侥幸逃出重围。
为逃得更快,他还亲手将自己的一双儿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推下车。真是别人坑爹,他坑儿啊。
更不用说荥阳之战、平城之战了,每次都是输了之后仓皇出逃,还是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出去的那种。
但是人家刘秀就不一样了。
刘秀人家就没输过。他带兵的能力,比刘邦强太多了。
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击溃了上百倍于自己的王莽的主力军队。
自己会打仗,就不用靠别人,部将的战略战术呈递上来,刘秀马上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甚至只要听从了刘秀的建议,就能打胜仗。反之,必败。
吴汉不听刘秀建议,输给了蜀军;盖延不听刘秀建议,错失战机,造成兰陵之围。
这么NB的刘秀,难怪也真的有本事和自己的老祖宗一样白手起家。
连毛主席老人家也对他留下了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的三最评价。
同样都是自己吆喝自己当皇帝:
和秦始皇相比,人刘秀热爱学习,不干焚书坑儒那一套;
和刘邦相比,人刘秀重情重义,不干兔死狗烹那一套;
和李世民相比,人刘秀就爱自己的哥哥,不干相煎何太急那一套;
和汉武帝相比,人刘秀担心民众劳苦,会防匈奴却不干穷兵黩武那一套;
总的来说,刘秀是个好人,也是个合格的皇帝。
不过,人家也是起于布衣。
虽然履历表上也是皇亲国戚,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这一辈,已是放牛娃了。
只能感叹老刘家都是白手起家的好手,刘邦、刘秀、刘备,都是由布衣到天子。
当然,刘秀能有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因为赶上了疑似21世纪的穿越者的王莽篡夺了老刘家的江山。
话说西汉末年,刘秀勤于农事,立志做个农耕好手,并能迎娶乡里的大美女阴丽华为妻就人生满足了。当年那一句"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简直秒杀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和皇阿玛好几条街。
但当时却因为这事常被不安生的大哥刘縯取笑。
然而,这种小理想随着王莽篡汉而破灭,一时群雄逐鹿天下大乱,好侠养士的刘縯也不甘寂寞地卖掉家产养兵起事,刘秀只有被迫跟着哥哥混的份。
虽每战必胜,但无奈势力太小,装备也差,甚至在初期刘秀都是骑牛上阵的,即后来所谓的“牛背上的开国皇帝”,但此时保命才是第一位的,刘縯被迫与绿林军合并,共尊更始帝刘玄,另一个放牛的西汉宗室。
大家都是刘邦后裔,你刘縯能力又强,更始帝自然不放心,找个理由将其干掉了。此时刘秀正好在昆阳对峙王莽军,躲过一劫。
也就是在哥哥被杀死的同时,刘秀展示出惊人的军事天赋,以三千众大败王莽四十万大军。虽是虚数,但确实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事之一。
更重要的的是,此战决定了王莽的最终败局。
哥哥无故被杀,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但为了保命,却只能强忍悲伤,向更始帝刘玄低头。
刘秀不表昆阳之功,反而表示兄长犯上,自己也有过错,倒搞得刘玄不好意思,进而封刘秀为武信侯。刘秀却依旧装孙子,卸掉兵权。
当人帅气质佳的刘秀再次穿着汉服满洛阳大街上兜圈的时候,小鲜肉刘秀的人气一下子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他迎娶了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门富二代千金——阴丽华,开始过表面幸福的小日子。
这一年是在公元23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
当然,此时的刘秀知道,与他有杀兄之仇的更始帝已不允许他过安稳的小日子了。
怎么办?必须离开更始帝去开辟自己的根据地。
我们知道,西汉末年,主要有绿林、赤眉两大起义帮派。此时,新莽王朝虽然覆灭,但河北山东的赤眉军是不服绿林军的。因此,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刘秀就通过贿赂刘玄身边的近臣,让更始帝派他去河北收拾烂摊子,更始帝同意了。
新婚燕尔却遭遇乱世离伤,以及长兄刘縯遇害、整个家族面临生死存亡,刘秀以超乎常人的忍耐保全了家人,但是那些失去亲人的伤痛,不知旦夕祸福的担忧,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那些暗夜里的泪水,也只有阴丽华帮他抚慰和擦拭。
但是,他又必须走,而且只能独身而往。
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抛下娇妻的刘秀终于开始了他开挂的人生,而转折点是,他又娶了一个老婆——河北官二代郭圣通。
听厌了刘秀和阴丽华虐狗的故事,今天要不要听听这个叫郭圣通的女子的独白?
当年还是豆蔻年华的郭圣通,绝不会想到她会嫁给这个她之前只见过两面的男人。
那一年,刘秀还只是刘玄朝中的破虏将军,他持节奉诏北巡,巡至河北时,一边是刘玄时刻紧逼,恨不能完全吞并刘秀;一边是占据河北的王郎,得到前西汉两位王爷刘杨和刘林的助力,对刘秀虎视眈眈。
此时此刻,无兵漂泊的刘秀处境实在堪忧,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援,一个不会背叛自己的后台,一个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后台。
真定王刘杨作为一个政治投机者在这时候出现了。
刘杨本也是正经皇亲国戚,是汉景帝的七代孙,王莽建立新朝后,一路打压刘氏宗族,刘杨的公爵位子也没有保住。当王郎出现在河北的时候,刘杨和刘林归附王郎,手上有十数万军势。
当刘秀意欲收复河北与王朗PK时,刘杨对刘秀释放出了友好的气息。虽然刘秀自己心中也没有多相信刘杨的诚意,可是他太需要刘杨了,需要刘杨手中的兵卒,需要刘杨的身份、地位和对自己的支持。
刘杨为了绑住刘秀,刘秀也为了让刘杨踏踏实实的跟着自己,他们之间上演了一场中国外交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一次买卖。
这个被强行参与联姻的另一位主角,就是郭圣通。
只是因她是刘杨的亲外甥女。
迎娶的仪式并不隆重,毕竟身处乱世,又是权宜。
婚礼就直接办在郭圣通住的漆里舍,刘扬为此高兴的击筑欢歌。
不知道刘秀高不高兴,因为此时距离他迎娶初恋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郭小姐的嫁妆确实丰厚,刘杨一出手,就消灭了王郎,双手为刘秀奉上河北。
从此,刘秀走上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豪一代原始积累之路。
有如此强势的娘家,出身高贵美丽动人且颇有才学的郭圣通,让刘秀陷入了温柔乡里,并且为刘秀生下了长子刘彊。
尽管全天下人都知道,刘秀的身后早已站着一个一往情深的阴丽华,也因为郭圣通,那个“娶妻当娶阴丽华”的爱情誓言,也总令人叹息觉得这段传奇的爱情没能完美写圆。
有了郭圣通娘家的助力,也是刘秀自己争气,自起义始,仅仅3年,他就完成了一个从农民到开朝皇帝的华丽转身。
而此后的12年,他就得以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而这一点,是赵匡胤都没有做到的。
刘秀能在河北鄗南千秋亭称帝,郭圣通的娘家自然功不可没,郭圣通成为皇后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原本就占据了刘秀一颗心的阴丽华,成为了刘秀心目中唯一的皇后人选,刘秀恨不能把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奉到阴丽华的手中,哪还能管的了曾经朝夕相对的河北姑娘郭圣通。
贵人有两个,后位却只有一个,夫君也只有一个,刘秀迟迟没有抉择,他是属意阴丽华的。
“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是他常挂在嘴边上夸耀女神的口头禅。然而,皇帝的婚姻总是掺杂着太多的政治利益的考量,现在他称帝了,他的婚姻就再也不是他自己的事儿了。
于是,立后之事就一直拖着。
然而不久,情况发生逆转,郭圣通的舅舅刘杨竟想叛变,被刘秀杀掉。
这个不长眼的舅舅谋反得未免太是时候了,后位看似已经倾向了阴丽华。
然而,也只是看似而已。
因为,阴丽华知书达理,认为已经为刘秀生子的郭圣通才该为后,所以拒绝了。
公元26年6月戊戌日,郭圣通成为东汉王朝第一任皇后,她所生的儿子刘彊,成为第一任皇太子。
阴丽华虽沦为“贵人”,却愈发得到刘秀的敬爱,他在其后统兵出征时,都把阴丽华带在身边。
应该说,在这场后位争夺战里,最无辜的莫过于两位女主角。
别离两载的阴丽华,再见夫君,他已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了他们的骨血。
朝夕相对的郭圣通,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夫君的心真的不在自己身上,自己甚至再无法独享丈夫。
此刻两个女子的心里都充满酸涩。
初恋女友阴丽华虽然占有原配名分,又有刘秀的推重,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
阴氏太明白刘秀的心,也太在乎他的事业,她愿意不计较眼前得失,而且图谋未来,在刘秀建国过程中她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立她为后,实众心难服,只顺从刘秀一人罢了,中宫正位,身负管理后宫之责,以她的资本实在很难超越出身高贵且育有子嗣的郭圣通。
这个后位,不要也罢。
所以她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
被推上后位的郭圣通呢,她得到了那唯一的后位,也失去了那只有一个的夫君的心。
当朝堂与爱情搅和在一起,一切都乱了套。刘秀真心贵重阴丽华,但也不能怠慢了郭圣通。
于是,郭圣通和阴丽华比着赛一样地为刘秀生孩子,郭圣通生了五个儿子,阴丽华也生了五个儿子,而且都是这边生一个,那边很快也生一个。
儿子多了,自然是要上演夺嫡惨剧的,更何况当初阴丽华辞让皇后宝座的理由是自己没有儿子,那么现在,阴丽华也有儿子了,而刘秀的心理天平,一直都在阴丽华这一边,郭圣通的心里如何能踏实?
相比较于沉得住气的阴丽华,更加年轻的郭圣通明显地心理素质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她在长期的猜疑和隐忍之后,终于歇斯底里爆发了。
阴丽华聪明地避居宫外,于是,无法发泄怒气的郭圣通将怒气转向了整个后宫。
三年后,忍无可忍的刘秀颁下了废后诏书,改立阴丽华为后,郭圣通则成了“中山王太后”,皇帝丈夫还在,却被称“太后”,从这个称号看来,刘秀也是蛮奇葩,但也蛮仁慈的。
也因此,郭圣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唯一一个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倒全家升官发财的废后家族。
15年后,这场关于刘秀的争夺战,终于以阴丽华的全胜而告终。
只是,在这场不见血光的战争里,其实真正赢的,只有刘秀罢了。
史书记载,阴丽华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曾梦见“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在陵畔漫步,恩爱之情一如自己从小就看熟的景象”。
不能不说,刘秀是个好丈夫,从世俗意义上来讲,他善待了阴丽华,也善待了郭圣通。
但是,无论是对阴丽华而言,还是对郭圣通而言,他都不是一个好的爱人。
另外,值得称道的是刘秀对功臣的安排。
新政权开始,困扰每一位皇帝的大问题就是开国功臣的安排,然而,刘秀却在当时社会的状态下做出了最适宜的做法,不学他的祖辈汉高祖任用草莽元勋出将入相,也没有像刘邦那样铲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威胁自己的势力留下诛杀功臣的骂名,更不是杯酒释兵权,而是智退功臣进文吏。
所有开国元勋,除邓禹、李通、贾复少数通晓文化的功臣可以参政议政外,其余都给予高官厚禄的荣誉,退出国家权力中枢,回家颐养天年,不再参与国家的管理。共计三百余人得到封赏。包括历史上流传广泛的“云台二十八宿”。
王夫之称赞刘秀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众多帝王中的冠军,比喻他超过了所有的帝王。
此外,在治理社会方面,刘秀又以无为宽容为主;同时又对专权横行、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绝不手下留情,开创了东汉历史上的清明时代,社会一片安宁祥和。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16册
一套真正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正版发行
只需:266元
点击购买,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