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那份归属感。虽然地域的差异也造就了各地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出门在外的游子,也能清楚的知道家乡那熟悉的气息。故乡的味道就是乡音与味觉上的结合,总是那么让人魂牵梦绕。这么多年,觉得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为了生计,漂泊在外的人不计其数,但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每日三餐都是必不可少的,总会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饥肠辘辘的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细细的品尝着每一口美食带来的满足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城市的每个不同的角落。
记忆中放学路边奶奶的炕土豆
谈美食,都绕不过家乡。对于出门在外的人们来说,美食似乎总是凝聚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朴素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故事。它承载的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那份归属感。虽然地域的差异也造就了各地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出门在外的游子,也能清楚的知道家乡那熟悉的气息。故乡的味道就是乡音与味觉上的结合,总是那么让人魂牵梦绕。
过年时桌上偷吃的姐弟几个
这些年,工作在外,不能经常陪在爸妈身边,最真切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想念妈妈的唠叨,煮的饭,炒的菜。每当过年时,就老激动的买好了票,奔波千里,为了日思夜想的那顿除夕夜全家团聚饭。好不容易休个假,同老友相谈甚欢的那刻,好不痛快。临离家之时,还大包小罐的,有人问你傻不傻:外面没得买了?我闭儿不语,因为那是家乡的吃食,承载的是我的那份乡愁……这又有什么办法。
这么多年,觉得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