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由于行政区划的关系,出现了村级、县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飞地。离小林镇直线距离约3.5公里,一个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四周被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所包围的几个自然村落,就是小林镇的飞地。"可以看出,小林是在解放后划归湖北省管辖。目前,这块飞地己纳入国家1900亩天然林规划。总的来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得信阳境内有一块湖北的飞地,可能会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利的地方。
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的是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在我国,由于行政区划的关系,出现了村级、县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飞地。在河南也有很多飞地,例如位于湖北省内,却归属南阳管辖的石槽村、濮阳市范县老县城、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小武沟等。
这种有趣的人文地理现象也发生在信阳,在河南信阳与湖北随州交界处,有一个小镇——小林镇。离小林镇直线距离约3.5公里,一个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四周被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所包围的几个自然村落,就是小林镇的飞地。
据《湖北省随县地名志》记载:"清泥沟,于小林店东南3.5公里处,村以河沟得名,鄂豫交界、北屏擒龙山,南临游河水,四周皆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辖地。出小林镇小林店居委会,经小林老街区南行,在逶迤的山路上行走约3.5公里,就来到了小林镇的"飞地"——下青泥沟。
那么这样一个不毗邻母体而独立存在的行政区的"飞地"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小林的历史沿革。
在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这样写道:"小林镇,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北部,鄂、豫交界处。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3. 2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天梯,人口8500。1950年属随县祝林区。1958年属灯塔公社,1961年属草店区。1975年撤区,析置小林公社。1979年属随州市。1984年改置小林镇。"
可以看出,小林是在解放后划归湖北省管辖。而据当地人的说法, 1949年小林解放后,进行土改,清泥沟的人在历史沿革上属于小林,自然土改进程跟着小林走。只是由于上清泥沟在河南境内(上清泥沟是清泥沟的一部分),但都是小林人,土改后的行政区划还是小林,随县,湖北的。他们由于习俗等原因,不愿划到河南,所以这块飞地就形成了。
目前,这块飞地己纳入国家1900亩天然林规划。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通过人工栽培和种植,这里己林木茂盛,山清水秀。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各种乌类。有幸地话,还能亲眼目睹了鹭鸟在这里栖息的壮观景象。
总的来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得信阳境内有一块湖北的飞地,可能会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利的地方。不过,正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行政规划,小林镇也成为信阳和湖北人们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