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于9月7日举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出席本次全会。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远东和北极是俄罗斯未来之所系的地区,因为它们通向世界上积极发展的那些地区。这意味着,整个亚洲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同时,普京向金正恩发去贺电,关系在升温。韩联社援引朝中社消息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9月7日的会议通过了名为“核武器政策”的法令。美将在亚洲被挤压到日本区域。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牧之野授权,“秦安战略”在今日头条平家原创刊发,转载自公众号“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看着国内媒体扑向英国女王的消息,远远盖住了毛主席逝世46年的消息,有些无奈,也只能笑着摇摇头,转过头来,自己现在需要研究另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它关乎了未来五年我国北方的发展机遇。
标题本来是《俄罗斯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但仔细想了想,或许这代表不能完全代表俄国家意志,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不解、不愿甚至是不满。
所以,这更多是普京及其执政团队所做的重要战略决策。
在俄乌战争专辑(附后)中,我有专门分析过普京的性格、行事风格、团队组成、近十年来政策的演变情况,在所有这些资料和分析中,“向东看”原本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不切实际的、未摆在日程的概念。
什么叫向东看?如何布局?用多久的时间?它与传统俄罗斯战略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目前,我们看到的都不清晰,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趋势是突然的、迅猛的、押注式的。
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于9月7日举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出席本次全会。在全会的直接参加者中,有缅甸总理、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大将,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蒙古国总理、人民党主席奥云额尔登。而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沙必里·雅各布,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则通过视频向与会者发表致辞。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远东和北极是俄罗斯未来之所系的地区,因为它们通向世界上积极发展的那些地区。他提醒说,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速比西方国家快,而且这个趋势未来将继续下去。
“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接受制裁的破坏性逻辑。这里处于商业关系中心的是互利原则、合作原则,以及为造福于我国公民而积累经济潜力。亚太地区的巨大竞争优势,它的迅猛和长期发展的保证就在于此。亚太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发展速度都稳定超过全世界的发展速度”,普京说。
引起我注意的是,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托洛拉亚在全会结束后指出,俄罗斯开始认真“转向东方”:
“此前我觉得,许多人制定‘转向东方’的日程都是形式上的。现在我的确首次亲眼目睹,这辆机器是如何向东方掉转车头的。今天我们在这个大厅内见到了俄罗斯精英的代表:商界精英、政界精英。他们齐聚一堂,认真聆听和思考如何与缅甸、越南、蒙古国,以及与那些过去根本就被视为是偏远地区而且似乎带有某种异国情调的国家发展关系。”
敏感的人会从一件事中联想到很多很多问题,从而判断和映证原有的推断。
比如我在以前文章里写过,普京身边人曾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他的性格,说他不是很重视经济发展、科技那些需要长期深耕的事情,但对于战争、政治、大国博弈、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着迷。
我们对比中国的战略,经济规划、一带一路、与俄、东南亚、美关系的铺排,都是至少以5-10年为基础,想得很明白,踏得很扎实的。
把握当前世界形势,首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后是世界关系的本质是“中美关系”,与俄则是“背靠背”,亚洲是重要基础,这摆得很清楚。
但一直到8月,普京的所有讲话中,都会体现出“向东看”,这说明了什么?
- 向东看是被逼的。
- 向东看也是最后一张牌。
我们都记得冬奥前普京来,我分析过,他是没跟我们说计划的,我们百分之二百不知道,虽然美国跟我们说了好几次,但是不信。
普京把后背露给我们,是有把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中国不会背叛,这是战略判断,当然也是对的。
我们是君子,也是守信之国。这些签的石油天然气大单,比俄卖给印度的要贵,但我们也用这种方式,包括购买原油,给俄经济支持。
佩斯科夫说,俄罗斯遭受了“西方前所未有的压力”,我相信这是实话。
普京梦寐以求就是融入西方,融入欧洲,相同的白种人,近似的宗教信仰,就算一次次被逼绝境,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哪怕战场蒙受损失后,甚至西方打算暗杀普京,但《俄罗斯仍然心存幻想》。
俄罗斯对东方,始终是个“备胎”看法。
但整个形势越来越看到,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得到想要的。
美国报出了俄在考虑向朝鲜购买火箭弹和炮弹的信息,真伪难辨,但俄朝最近的来往是非常明确。
所以普京做的这个“向东看”的决定,可能是近代历史上,俄罗斯精英阶层第一次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向东方靠拢。
这是个极为极为重要的决定!
这意味着,整个亚洲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因为危和机是并存的,我们不能说一件事是绝对的好或坏,那并不客观,它总是一个复杂的混合,需要我们细致的分析,并且要站在俄罗斯人行事风格上考虑。
先说弊端:
1.亚洲安全格局改变。
东亚聚集了三个有核国家,还包括日本(随时可拥核),这对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今天,我们看到了朝鲜的动作,朝鲜以立法形式确定自己是一个拥核国家。同时,普京向金正恩发去贺电,关系在升温。
韩联社援引朝中社消息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9月7日的会议通过了名为“核武器政策”的法令。该文件包括11项,其中有关于核武器的用途、核力量组成、对核武器的指挥和控制、确保执行有关使用核武器的决定、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和条件,动员等条款。
朝鲜的核技术,有部分来自原苏联,如果俄向东看,俄朝关系会比较紧密,金正恩也更多会从两国渔利,除非中俄能达成一致,否则可能会离间。
2.俄会在远东大幅增加军事力量。
这个主要是针对日本,同时也是保护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甚至还有对阿拉斯加、北极威慑的用意。
我们也需要对等增加部署,不是信任与否的问题,这是基本的军事铺排。
3.假以时日,我们可能也将在能源上面临和欧洲一样的问题。
4.俄可能会提很多捆绑条件,希望更紧密合作的,想要邀请我们去铁幕另一边。
5.如果领导人不是普京,以上计划有搁浅的可能。
再说有利的:
- 对应上面第一条,有利于震慑日本,防止日本对我偷袭企图。
2.我能源卡脖子局面短期得到根本性缓解。
不管管道从蒙古还是中亚来,只要有了这些管道,美国就不敢卡我们马六甲的能源粮食航道,因为卡也没用。
3.以上两条极为有利我在三年内解决台湾问题。
4.有利于我们与俄形成产业互补,我们进口大量能源、粮食、矿产、木材,出口芯片、基建用水泥、钢材、高技术装备(无人机、舰艇)、光纤通信5G、计算机、高铁、民用卡车、各种设备、油气管线。
如果俄罗斯需要在远东加大基建,将对我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提供极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5.辅助加强我对亚洲的影响力,比如缅甸、东南亚、俄可借我商贸线路实现共赢发展,同时作为交换,俄必须拿出中亚控制的份额。而我们则可以借助俄的影响力,在中东进一步增加存在感。
美将在亚洲被挤压到日本区域。
以上就简单分析,以后会有更多专题,它将是很复杂的,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到一系列的利弊。
还有件事,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明明要见面,到现在也不公布,对俄罗斯这几天的“热情”也没回复。
谨慎是对的,一个大国,它不是孩子过家家,今天跟你好就不许说不好,明天翻脸什么都不认,就应该各种声音都有。
而如果要想在中俄背靠背中更好掌握主动权,我提两点思考:
1.管线尽快修。
由于大家不太知晓的原因,我们为了争取管线,谈了很多年,让了很多步,甚至有些受辱,都没成。
如今难得俄主动低头,天平倾斜,我们需要抓住俄当前难受的阶段,管线一投就是上万亿,一修好就是一种捆绑,反悔都难。
如果俄在战场获胜,压过欧洲,这一切可能又不会进展太快。
2.科技尽快赶。
俄罗斯现在根本发展不起来高科技,落后太远了,而且这也不是普京做事的风格,因此,只要我们牢牢抓住科技的牛鼻子,尽快攻克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难关,不仅俄罗斯是中国的,未来全世界都是中国的。
可以理解昨天那个举国攻克会议的重要性了吧。
如今,正确评价自己处于什么样一个境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大国之间的博弈,中美俄印,我们是能通过别人的动作来对照自己现状的。
普京这猛回头,既是明智的一招,同时也是困境的表现,如果俄早能拿出这份虚心,真的和中国踏踏实实合作,中俄都能够获得各自的发展。
话又说话来,脸是自己挣来的,以前的老大哥,看不起我们的老大哥,最终还是要在形势和实力下选择伸出手,这便是最大的傲气,也是对中国最大的肯定,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有实力才有底气,瞎吹是没意义的。
好好做好自己的事,戒躁戒躁,冷静沉稳,机会来的时候一跃抓到,虽然处境艰难,但我们的确始终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在这飘摇的世界,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事情。
既实事求是看到发展中的问题,又分清主次地看到大方向和趋势,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之自豪和感动,也有理由充满信心,去一个个克服时下的障碍,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