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星座屋
当前位置: 首页 星座百科

秋天来了今日立秋(立秋满怀喜悦之情)

时间:2023-06-0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5 栏目名: 星座百科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便来临了。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这天在很多地方还有以大秤称人的做法,以为有益健康。湘西苗族在立秋日要庆“赶秋节”,男女交游,荡秋千。贵州苗族在这天则要“赶秋坡”,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

秋天来了今日立秋?江西婺源篁岭晒秋 萧放/摄丰子恺先生在散文《秋》中这样写道:“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秋天来了今日立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秋天来了今日立秋

江西婺源篁岭晒秋 萧放/摄

丰子恺先生在散文《秋》中这样写道:“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便来临了。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负责人张勃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确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意为“聚集”,“揫敛”即“收敛”的意思。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袁瑾向记者介绍,立秋的三候是“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然而立秋却不等于入秋,也不意味着天气会立刻变得凉爽。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开始,因此民间有“秋后一伏”“三伏在秋”的说法。真正的凉爽大约要在白露节气之后才会到来。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解释说,立秋是根据天文观测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位置而确定的秋季的起始日,它标志着季节转换的开始,但却并不意味着气温会立即下降。不过立秋后,“秋老虎”也威风不了多久了,因此民谚还有“交秋一日,水冷三分”的说法。

盛大仪式迎秋日

在古时,立秋是与立春、立夏一样重要的“大”节气,朝廷通常会举办盛大的迎接仪式。张勃告诉记者,《礼记·月令》记载了周天子立秋日迎秋的礼仪:立秋日前三天,周天子就开始斋戒,到立秋日,便亲率三公九卿及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之所以到西郊迎秋,是因为在中国人时空一体的传统宇宙观中,秋在空间上属于西方。

萧放介绍,周天子“迎秋”回朝之后还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修缮监狱,审理案件,处分罪犯,征讨抗拒王命之人。

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时天子于“迎秋”仪礼之后,还要再出东门狩猎,将射死的鹿麛载到宗庙作为祭品。

梧桐是秋的报信者。袁瑾向记者介绍,古代宫廷曾有“梧桐报秋”的仪式。根据《梦粱录》卷四的记载,南宋时,都城临安的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立秋日,太史官会穿着华美的礼服,手持朝笏,到了立秋交节的时辰,便抑扬顿挫地奏报“秋来了”。此时,梧桐也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寓报秋之意,甚是应景。在张勃看来,“一叶知秋”是古人注重时节转换的典型表现。

张勃告诉记者,民间迎秋的习俗也与叶子有关。古时人们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楸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广泛。楸谐音“秋”,人们用戴楸叶互相提醒秋的来临。在立秋这天,唐代长安城里有卖楸叶的习俗。宋代依然盛行戴楸叶,不仅要戴,而且要裁剪成各种花样。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到了近代,很多地方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

“晒秋”:一道特殊的风景

立秋时节正是农人忙碌的时候。此时,居住在山区的乡民也陆陆续续开始晾晒田间收获的菜蔬、谷物,谓之“晒秋”。袁瑾告诉记者,“晒秋”并不只在立秋,从农历六月六便开始了,立秋之后渐入高潮。因为山区少平地,山体地势复杂,各家各户多利用房前屋后的小片空地或是屋顶平面进行晾晒,由此也形成了一道特殊的“晒秋”风景。

袁瑾在《二十四节气在江南》一书中记录了安徽婺源篁岭古村落立秋举行“晒秋节”的情景:“晒秋节上,村民们将果物菜蔬铺在圆圆的晒匾内,搁在晒架上,融入阳光中。红的辣椒、金的皇菊花、黄的玉米、酱色的干菜、绿油油的油茶果等等,在蔚蓝天际的帷幕中,一直向山脚延伸下去,与白墙、黛瓦组合在一起,仿佛一幅挂在山间的油画,色彩浓郁得化不开。”

民俗中触摸立秋

“贴秋膘”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立秋习俗之一。《京都风俗志》云:“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张勃向记者介绍,在黑龙江省安达,立秋日要吃面条,称为“抢秋膘”;在河北省遵化,立秋要吃肉食,称“填秋膘”。在她看来,人们用这种方式庆祝度过炎热的夏天,也是对因炎热而食欲不佳的弥补。

萧放告诉记者,立秋人们还有“咬秋”的习俗,也就是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杂记》曰:“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时北京人会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据说这样做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另外,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时节的保健习俗。宋代《岁时广记》记载,在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可“止赤白痢疾”。

张勃介绍说,在北京不少地方,人们还有吃秋粥的习俗。比如北京门头沟区的张家村,立秋这天各家要摘几片核桃叶,插在大门或屋门的门鼻上,表示收成好,并要吃立秋粥。灵水村每年立秋日有秋粥节,据说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全村在立秋煮粥喝粥以示纪念。这一天,村民各自拿来米、豆、花生、核桃等原料,淘洗干净后放入大锅里煮熬,共同享用。张勃说,这种习俗来源于“贴秋膘”,如今却具有消除邻里隔阂、和睦乡里的重要作用。

立秋这天在很多地方还有以大秤称人的做法,以为有益健康。张勃告诉记者,古人在立夏和立秋都有秤人的习俗,这反映了人们对于生命健康的持续关注。此外,立秋日还有不饮生水的习俗,俗信“呷秋头水,生暑痱子”。

秋天还是用功学习的好时节。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张勃认为,劝年轻学子抓住一年中最好的时间好好学习,在今天也不无启发意义。

随着立秋的到来,人们的娱乐生活也愈加丰富起来。萧放介绍,广东佛山在立秋后有民间工艺展演聚会,名为“出秋色”。湘西苗族在立秋日要庆“赶秋节”,男女交游,荡秋千。贵州苗族在这天则要“赶秋坡”,同样是男女交往的娱乐节日。

在张勃看来,立秋是由夏向秋转换的重要时间节点。过去人们在这一时节会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现代人也应顺应时序,进行多种民俗活动,迎接美好秋天的来临。

萧放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无论有多大的主动性与创造力,都逃脱不了自然世界的时空限制,人只有顺应自然,依循自然时序,才能生活得更加愉快幸福。二十四节气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仍然具有提示生活节奏与调节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陌煞是职业选手吗 陌辰是职业选手吗

    陌煞不是职业选手。陌煞只是抖音上一个普通的和平精英游戏主播,并非退役选手或在役选手。《和平精英》是由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自研打造的的反恐军事竞赛体验类型国产手游,该作于2019年5月8日正式公测。

  • 樱花茶的功效与禁忌(樱花茶有什么功效)

    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樱花茶的功效与禁忌樱花茶具美容养颜,舒肝和胃的功效。樱花茶中的樱花素可以抗氧化、抗衰老、祛除色斑、晒斑、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还可以收缩毛孔,对于平衡肌肤水油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能调节失眠、多梦、心悸、心慌、气短、四肢无力、腰膝酸软、心烦、易怒、口舌生疮、口臭、口干、口苦、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龈出血的作用。

  • 家庭养鱼风水知识(关于家庭养鱼风水知识)

    家庭养鱼风水知识养鱼的条数:养的条数不在多少,但数目最好合易经之数,这样可以把效果发到极限,一般家庭内是养;一,四,六,九这四种的条数为好,才有利。鱼缸不能过高或过矮,过高是无论坐下或站立便有水灭顶之势,是凶多吉少的,而过矮不过膝盖,则是脚踏不发,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特别是红色的,此为火,会降低鱼缸的作用的。

  • 糖炒栗子怎么剥皮 糖炒栗子怎么剥皮最简单

    如果一次未捏开,可以再加深一下印痕或者再用力捏几次。

  • 一年一度的免费景点开放日美句(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

    而打动你的是什么呢?因为古诗词还是因为小说,因为影视剧还是因为一首歌,因为历史人物还是因为伟人故事,因为一次相遇还是一段爱情。

  • 洗头发不湿脸技巧(不洗头也可以很潮)

    不洗头也可以很潮很多长发妹子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的一个愿望,想要几天写一次头,特别是冬天时候,头发吹好久都不干今天小编来个大家介绍一位妹子,她的“变发术”,可以让你的头发4天不洗也依旧美美的~她叫Jenn,在美国出身的地。

  • (天潜沔的分分合合)

    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潜江县人民政府设于熊口,隶属于湖北省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但是在上报国务院报批期间,潜江部分人士以潜江有江汉油田,财政收入比仙桃强为由,强烈抵制。因此最终没有批准成立江汉市。

  • 《傅雷家书》的推荐语(这三条可作为推荐语)

    《傅雷家书》的推荐语《傅雷家书》推荐语如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傅雷家书》绝对不是简单的父爱如山。《傅雷家书》,可以作为中国亲子教育的范本,绝对比很多励志书要靠谱得多。

  • 豫园周末游玩攻略(上海豫园开启夏日游园会)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古风市集、曲艺茶戏、巧匠制扇……从7月中旬至8月底,上海豫园举办夏日游园会,将古风街景与节气习俗相融合,勾勒吃、喝、赏、玩、购于一体的市集体验。上海豫园开启夏日游园会郑莹莹摄皮影戏、油纸伞、工艺扇……据介绍,豫园空中戏阁海上梨园,七夕当晚将上演《玉簪记·偷诗》《西厢记·佳期》等四场爱情主题的昆曲折子戏,让观众一次品味多种爱情经典故事。让游客夏日游园有“扇”意。

  • 快手怎么注销账号(快手如何注销账号)

    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快手怎么注销账号首先打开快手APP,进入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三横小图标。然后会看见左侧会弹出一个页面,接下来选择。在全部问题中,点进账号,选择注册、登录、绑定、注销中如何注销快手账号的问题。就可注销快手账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