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观音菩萨原称观世音菩萨,唐朝时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观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故有《观音偈》称: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首先应有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才能比较发现这个被观察的对象有无偏差。
孙悟空大闹天宫,偷蟠桃、盗仙丹、饮仙酒、食佳肴,把王母娘娘精心准备的“蟠桃胜会”给彻底搅黄了。那么,参加蟠桃会的各路神仙非常多,为何只有观世音菩萨帮忙出主意举荐二郎神收服孙悟空呢?蟠桃会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西游记》的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开篇就是:
且不言天神围绕,大圣安歇。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见那里荒荒凉凉,席面残乱;虽有几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里乱纷纷讲论。菩萨与众仙相见毕,众仙备言前事。菩萨道:“既无盛会,又不传杯,汝等可跟贫僧去见玉帝。”
这开篇首先说明了观世音菩萨是受王母娘娘的邀请来赴蟠桃大会的,来之后见蟠桃会现场荒凉残乱,菩萨了解实情后,不像其他神仙只在现场“乱纷纷讲论”,而是果断建议:既然蟠桃盛会无法开了,大家跟着我去见玉帝吧。遂后去见玉帝举荐二郎真君来降服妖猴孙悟空。
这蟠桃会意味着什么?之前在@傅茂恒广话西游的系列视频和图文中,已多次解读了这蟠桃代表着“心”,那么,所谓的“蟠桃会”其实就是“安心大会”啊!
这妖猴已把整个“蟠桃大会”破坏了,现场一片狼藉,不成体统。该如何恢复秩序?又该从哪里入手呢?这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闪亮出场了。
据《西游记》书中描述,参加蟠桃会的各路神仙非常多,为何只有观音菩萨来帮着出主意收服孙悟空呢?
据采摘蟠桃的七衣仙女介绍: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
观音菩萨,不管是《西游记》等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信仰,都是我们国人心中非常敬重的尊神。观音菩萨原称观世音菩萨,唐朝时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观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欲发起一切菩萨广度众生,而示现菩萨形。
故有《观音偈》称: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海珞珈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只要是这世间苦难的声音,他都能显灵感应。
佛经对他的称谓是:观自在菩萨,这自在也是自我之存在,这就是关注与本体自我的意思。不论是观世音菩萨还是观自在菩萨,这核心的重点就在“观”字。这个观,是察看的意思,就如同照镜子一样的进行认真的比对观察。首先应有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才能比较发现这个被观察的对象有无偏差。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能够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这观世音菩萨无疑就是神仙界的一个身正不怕影子歪的大神了,其大弟子是木吒,即哪吒的二哥,也称“惠岸”,暗寓“昭显智慧,进入涅槃的彼岸”。所以,这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的身份不一样,起到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太白金星此前只是负责招安孙悟空,让悟空有了仙箓,可以正常的出入天界,完成人与神,或者说是“妖与仙”的转变,可是在孙悟空盗取蟠桃、金丹之后,就需要更高段位的大神的感召了,这个大神就是观世音菩萨。
因此,蟠桃胜会实为“安心大会”,孙悟空盗食蟠桃、金丹等仙家至宝后,需要能量升级,观音菩萨这时出场,正契合高层次的修行需要高段位的引路人的修行原则。
所以我们说这《西游记》是一本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奇书,是帮助心性金丹的代表者孙悟空进入更高层次修行的引路人。其中蕴藏了心性修持的方法,哪位朋友看懂了这段情节呢?欢迎留言或者私信,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我是傅茂恒,一名跨界研究《西游记》的医科男,正在一本正经的解码《西游记》中的文化符号,欢迎搜索关注@傅茂恒广话西游,一起领悟《西游记》中不一样的生命智慧和我们的生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