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连续几个月“上山下乡”搞调研,走村入户向群众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动员群众支持土地流转。这个五指毛桃基地除了在初次栽种时采用人工浇灌定根水外,在后续的生长周期采用全自动滴灌系统,该系统可以分区分片检测土壤的干湿度,自动开关滴灌系统进行浇灌,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根据市场行情测算,3年后该基地五指毛桃每亩收益最高可达2万元,每年还可为村民带来土地租金和就近就业收入。
田野上的花香?(视频|百亩荒山上的希望时长共2分06秒),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田野上的花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田野上的花香
(视频|百亩荒山上的希望。时长共2分06秒)
百亩荒山上的希望。
近日,在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扶下,该镇塘村村竹围村小组的荒山种上了近百亩五指毛桃,随风摇曳的嫩苗孕育着新的发展希望。
塘村村所辖22平方公里,有近5000亩山地“沉睡”,由于山地种植成本高和担心山地流转后收不回来等原因,导致村民既不愿意自己种植,也不愿流转土地。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致认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是关键和难点,也是兴村富民、实现“造血式”帮扶的有效途径。
为此,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连续几个月“上山下乡”搞调研,走村入户向群众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动员群众支持土地流转。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塘村经济联合社成功流转了近百亩山地,省委政法委自筹资金支持建设,广东南粤集团派人协调种苗、销售等事项。
经过开山、挖地、平整、起垄,近百亩荒山终于种上了五指毛桃。这个五指毛桃基地除了在初次栽种时采用人工浇灌定根水外,在后续的生长周期采用全自动滴灌系统,该系统可以分区分片检测土壤的干湿度,自动开关滴灌系统进行浇灌,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根据市场行情测算,3年后该基地五指毛桃每亩收益最高可达2万元,每年还可为村民带来土地租金和就近就业收入。通过这百亩荒山的流转和种植示范,当地群众对土地流转有了新的认识,对留村致富满怀信心,对乡村振兴充满了希望。
【全媒体记者】杨世华 李明秀
【通讯员】廖文彬
【作者】 杨世华;李明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