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星座屋
当前位置: 首页 星座百科

精读论语学而篇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共读学而不厌)

时间:2023-06-0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4 栏目名: 星座百科

第一个疑点是“默而识之”的“识”,有两个可能的意思。朱熹持前一种主张。默识,不言而存诸心也。“静”中看,即是断绝了人和人沟通的可能性。这是佛学对儒学的侵入。这组材料中的“识”,有可能包括文字材料。有别于认为儒门的工夫是内省的,外向的好学一样是儒门的工夫。换句话说,圣和仁的人格本身,就需要“生命不息,为仁不止”的精神,一旦停止追求仁,就不具备仁德了。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也是对工夫的要求。

【共读内容】

7.0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导读学者】

温海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 教授

曾凡朝:齊魯師範學院 教授

【共读笔记】

崔茂新:(收听上面的语音导读)

馬震宇:

给好学分出层次或不同深度,加以鼓励或认可,而不是用“不好学”来否定。

崔茂新:

@馬震宇 这里实际上是夫子对自己为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独许颜回好学,但又认为任何有忠信之德的人,都有走上好学之路的基础和资质,至于马一浮所言“颜子死后,无人好学;朱熹死后,无人读书。”并不是用“不好学”来否定世人,而是说,在颜子、朱熹面前,任何人都不要以“好学”“读书”而自诩。

刘国庆:

谢谢各位老师导读[玫瑰][玫瑰]说几句个人看法,敬请各位师友指教。

1.本章有两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是“默而识之”的“识”,有两个可能的意思。一是记忆,即是记住所学的、所接触到的内容;二是认知,即是把概念和感觉对应起来。

朱熹持前一种主张。《论语集注》:识,记也。默识,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

但很多人持另一种主张。李颙《四书反身录》中说:“默而识之,谓沈潜自认,识得天命本体,自己真面目,即天然一念,不由人力安排,湛定澄寂,能为形体主宰者是也。识得此,便是先立其大,便是识仁。”即认为这里的“识”是对“仁”(天命本体)的认知。

李颙引程颢“心即理”的看法,说“程伯子谓学者先须识仁,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即学而不厌也。罗念章令李延平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气象,而延平教学者默坐澄心,体认天理。陈白沙亦言静中养出端倪。皆本于此,皆圣学真脉也。

2.又云:问:学所以求识,本体则当下便是,如何还说学?还说不厌?曰:识得本体,若不继之以操存,则本体自本体。夫惟继之学,斯缉熙无已,所谓识得本体好做工夫,做得工夫方才不失本体,夫是之谓仁。”

李颙主张“明道存心以为体”,即把心之理作为人的本体,把仁变成内在于个人的、孤立于他人的、而不是体现在行为中的,体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规则和规范。“默坐澄心,体认天理”,“静中养出端倪”,

这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替的静,哪里有梦体认两个主体交往中的“和”?哪里有两个主体的融会交流,互立互达?“静”中看,即是断绝了人和人沟通的可能性。纯粹孤立起来了,完全和他人无关了。这是佛学对儒学的侵入。

那么,既然是记忆而不是认知,为什么要“默”呢?我们当惯了学生的,一说到记忆,就是背书。除了背东西,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记忆。就算是不出声,我们则是默念,在心里默默地念出来。

我们今天忘记了,靠朗读记忆仅仅是当前学校教学以文字为主的特殊现象,孔子时的教育,并不都是文字,诗书是文字,礼乐易都不是文字。况且孔子学习的材料,还不限于被整理过的材料呢。

3.论语中和“识”有关的材料,除本章外,还有四条,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组材料中的“识”,有可能包括文字材料。

第二组是: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这一组中“识”的对象,一是“见”的,一是在人之道,都不是文字材料,都无法念出来,只能“默”。

4.本章第二个难点,是“何有于我”的涵义。论语中用这个短语,一般是指自己身上所没有的。所以朱熹《论语集注》中说:“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谦之又谦之辞也。”以为是孔子谦虚不敢当的话。

元初人作品《四书辨疑》反对这种看法,辨析得非常细致:“以此章为夫子之谦,义无可取。谦其学而不厌,以为己所不能,则是自谓厌于学矣。谦其诲人不倦,以为己所不能,则是自谓倦于诲矣。既言厌学,又言倦诲,则是圣人不以勉进后学为心,而无忧世之年也。下章却便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语义翻覆,何其如此之速也?夫子屡曾自言‘好古敏以求之’,‘不如丘之好学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吾无隐乎尔’,若此类者,皆以学与诲为己任,未尝谦而不居也。况又有《若圣与仁》章‘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之一段,足为明证。彼以学诲为己之所有,此以学诲为己之所无,圣人之言,必不自相乖戾以至于此。於,犹如也。盖谓能此三事,何有如我者哉。此与‘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最相类,皆所以勉人进学也。伊川曰:‘何有于我哉,勉学者当如是也。’此说意是。”

5.事实上,主流的解释,都是和朱熹的解释不同的。

《孟子 公孙丑》篇:“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是孔子自己对自己的描述,即孔子认为自己真正做到了的。

皇侃《论语义疏》引李充云:言人若有此三行者,夫何有贵于我乎?斯劝学敦诲诱之辞也。

宦懋庸 《论语稽》认为,这段话也许是当时人们惊讶于孔子的知识,因而猜测孔子一定有别的特殊的才质或机缘,孔子才会做出解释:“此盖当时不知圣人,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故夫子言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耳,此外亦何有于我哉。似为得之。”

梁氏《旁证》引翁覃溪曰:‘盖因时人推崇夫子,以为道德高深,不可窥测,故夫子自言我之为人不过如是,有何道德于我哉’ ”

按照宦懋庸和翁覃溪的解释,孔子达到“智”的工夫,就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有别于认为儒门的工夫是内省的,外向的好学一样是儒门的工夫。

6.明白了这两个疑点,我们就可以对此章进行翻译:默默地记住,从不厌恶学习,不疲倦地教导学生,这对我来说我什么困难呢?

正如孟子所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就是获得智慧的工夫,诲人不倦就是仁者的工夫,而又仁又智的人,就是圣人。从本章可以看出,孔子是用成仁成圣的工夫来要求自己的。

焦氏《笔乘》:孔子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学也、诲人也、事父兄公卿、与勉丧事谨酒德也,皆圣人日用之常。”可见焦循也认为孔子日常是做到了“学不厌,教不倦”的。

7.那么,孔子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呢?

从孔子“若圣与仁,则欲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耳已矣。”以及本章“学不厌”的内容来看,孔子是把圣和仁作为追求的永恒目标,一个永远可以继续追求的,永远不能说已经达到的目标。换句话说,圣和仁的人格本身,就需要“生命不息,为仁不止”的精神,一旦停止追求仁,就不具备仁德了。

不以境界自诩,这样就不会自满,而以工夫自期、自律、自检,这样就会永远脚踏实地,有章有法,循序渐进。儒门与西方“学问”的差异,就在于它对每个人的工夫有要求,从而直接教导你如何做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也是对工夫的要求。

我们注意到,孔子本章说“学而不厌”,而在刚引用那章说“为之不厌”,“学”和“为”,两个似乎不同的事情,都“不厌”,但任何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如果你有时间,是应该去“为”呢,还是应该去学?

就个人的看法,对于教师来说,“学”是“为”的一种类型,“诲人”是“为”的另外一种。“为”是更为普遍化的表达。在孔子看来,如果当时有行动的可能,则应该优先行动。在行动的间隙,或因为缺乏能力而无法做出有意义的行动时,才去学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不是“以学为主”。这是很重要的。只有行动,才能为自己,为他人造福,才是成仁成圣之法门。

发言完毕,敬请各位师友指正

袁爱祥:

学习《论语》,首先不是自己应该有什么特别的观点,首先是应去掉自我,在虚心的状态下静心体悟夫子的境界、意境,将所思所悟与自己对照,以夫子为榜样,改善提高自己。自古至今众人所言,是他们的体悟,我们可以参考,但重点还在于自己的思悟。今天崔老师就是按照这思路进行的,崔老师的讲解精准精彩,我是受益匪浅,多谢崔老师![玫瑰][玫瑰]

刘国庆:

我觉得,经典本身理解的多元化很好,正说明经典的深刻和丰富,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多元的。


——<参考资料>——

【論語正義】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鄭曰:“無是行於我,我獨有之。”

o正义曰:“默”者,王逸《楚辭 惜賢注》云“寂也”。“識”者,記也。詩書禮樂,士之正業,皆須諷誦,若博學無方,既非家有其書,則惟宜默識之也。下篇云“多見而識之”,亦謂默記也。“厭”,《說文》作“{胃犬}”,飽也。引申之,訓足,訓棄。夫子自強不息,日有孳孳,不知年數之不足,故能不厭於學也。“倦”,《說文》作“{悉力}”,勞也。《廣雅釋詁》:“券,勞也,止也。”“何有於我”,言二者之外,我無所有也。下篇“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孟子 公孫丑篇》:“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知也;教不倦,仁也。仁且知,夫子既聖矣。’”觀彼文,則“學不厭,教不倦”乃夫子所自任,“何有於我”,乃辭聖仁不敢居之也。下篇《出則事公卿章》“何有於我”義同。

o注:“無是行於我,我獨有之。”

o正義曰:洋有譌文,當以“行”句絕,我字重衍。鄭謂他人無是行,夫子乃獨有之,與上篇“爲國乎何有”,“於從政乎何有”,“何有”皆爲不難也。

【論語譯註】

7.2子曰:“默而识[表情]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表情]?”

【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注释】[表情]识——音志,zhì,记住。[表情]何有于我哉——“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像《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的“何有”便是“有什么”的意思,译文就是用的这一意义。也有人说,《论语》的“何有”都是“不难之辞”,那么,这句话便该译为“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这种译法便不是孔子谦虚之词,而和下文第二十八章的“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以及“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相同了。

【論語集註】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識,音志,又如字。識,記也。默識,謂不言而存諸心也。一說:識,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說近是。何有於我,言何者能有於我也。三者已非聖人之極至,而猶不敢當,則謙而又謙之辭也。

【論語註疏】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鄭曰:「無是行。於我,我獨有之。」

【疏】「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o正義曰:此章仲尼言已不言而記識之,學古而心不厭,教誨於人不有倦息。他人無是行。於我,我獨有之。故曰「何有於我哉」。

【编辑:萧尧】

    推荐阅读
  • 黄瓜种子不泡能发芽吗(不泡水的黄瓜种子能不能生芽)

    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通常用正确的方式将它浸泡,只需要等待五到七天就能看到黄瓜种子发芽。浸泡黄瓜种子的方法非常简单,我们需要先准备适量温度在55℃到60℃之间的热水,将黄瓜种子放入其中浸泡十到十五分钟之后,再把它捞出来放入30℃的水中浸泡两到六个小时。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2022年初一新生入学公告

    ④提前下载安装好“苏周到APP”,并提前注册登录好,现场需查验房产信息。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不予入学或作退学处理。特别提醒:信息采集最多上传4张图片,故房产证、户口本复印件尽量拼在一起。5)确认好学校,点击下一步。

  • 搬板与换主板的区别 搬板和换主板的区别

    手机或设备主板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或损坏,将部分原件拆下移植到另外一块板子上的过程叫搬板,也叫换主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采用了开放式结构。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 翡翠小四是什么意思(翡翠小四的解释)

    翡翠小四是什么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翠作为天然的玉石,其制作成的翡翠饰品价格昂贵,但是与普通的金属饰品不同,翡翠手镯的价格定位极其复杂。因此,有些专业的话术就出现了,通常都是为了表达大概价格的范围。大中小后面的数字是指价格的位数,例如三是指三位整数的价格,四是指四位整数的价格,而小是指数字一到三。因此,翡翠小四是指翡翠价格一千以上至四千以下。

  • 什么瑜伽动作可以瘦肌肉腿(哪些瑜伽动作能快速减去腿部赘肉)

    目标是10秒钟内做5次。抬起脚趾头的姿势数2秒,回到原先的姿势,此时注意大腿后侧。缓缓抬起小腿,保持这个姿势三秒左右,然后放下,重复动作十至十五次。轮流做二十至三十次,直至小腿感到疲乏。

  • 色谱分析法介绍(色谱分析法简介)

    色谱分析法介绍色谱分析法、又称层析法,色层法,层离法。其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溶解、解析、吸附、脱附或其他亲和作用性能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使各组分随着移动在两相中反复受到上述各种作用而得到分离。色谱法已成为分离分析各种复杂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但对分析对象的鉴别能力较差。根据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 减肥期间喝减肥茶(减肥茶减肥喝出来)

    减肥期间喝减肥茶腹部减肥,除了运动,还要饮食结合,除了少吃油腻食物,喝茶也是不错的瘦腹手段。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B1,能将脂肪充分燃烧并转化为热能。第三最好是在空腹时饮用。因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热量消耗,而使体重下降。除此之外还有预防衰老、强身健体的作用。饭前、饭后喝一杯乌龙茶,可促进脂肪的分解,使其不被身体吸收就直接排出体外,防止因脂肪摄取过多而引发的肥胖。

  • 醋是酸性还是碱性(柿子醋是酸性还是碱性)

    当醋从化学领域步入食物营养领域之后,醋成了碱性食品。酸性/碱性食品的酸碱度与进入人体之前的物质酸碱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醋是酸的,柑、梅、杏等水果也是酸的,但它们非但不是酸性食品,恰恰相反,却是典型的碱性食品。又如粮食、糖果、糕点、鱼、猪肉及其他动物肉类等,则不是碱性食品,全都属于酸性食品。

  • 10月阴雨天钓鱼技巧(阴雨天钓鱼技巧需要掌握这三个技巧)

    10月阴雨天钓鱼技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这些位置含氧量高,水底微生物多,各种水底浮游生物及一些小鱼小虾也相对集中,所以这些活水位置是非常适合钓鱼的,钓点选在这附近没毛病。

  • 冬瓜怎么保存不会烂掉(怎么保存冬瓜)

    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冬瓜怎么保存不会烂掉不要清洗。我们可以用保鲜膜把冬瓜包起来,然后放冰箱的保鲜层,存放两三天都没事。把冬瓜切开后,将上面的黏液弄干净了,在冬瓜的切面上涂抹一点白酒,再用保鲜膜将冬瓜的表面包裹起来,放在阴凉通风处可以保存1个月。